搬出大山的群眾,生產生活如何?這是習近平心中的又一牽掛。
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能夠盡快成長起來,成熟起來
這一番話,讓鐘晉金動起來瞭。不久,他東挪西湊借瞭8萬元,買瞭部二手大貨車拉雜貨,起早摸黑苦幹,短短兩年,就還清瞭債。之後,他又和別人合夥買瞭三部大貨車,專業做物流。“現在,一年收入超過15萬元,日子過得很好。”鐘晉金說。
坂中是閩東地區畬族聚居最集中、人口比例最高的鄉鎮。這裡距福安城關很近,卻窮得叮當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瓶頸。1958年,途經坂中的福安—穆陽公路啟動建設,後因故停建。到上世紀80年代,坂中通往外界靠的是小木船擺渡,從鄉裡到各村,隻有鵝卵石鋪的古官道,“交通基本靠走”。習近平掛鉤坂中後,大力推動這條公路恢復建設。同期,該鄉民族公路、老區公路也開工建設。坂中畬族群眾走向外面的世界,終於有瞭比較方便的通道。
多次深入畬鄉、走進畬族群眾中,對民族問題,習近平有瞭更多更深刻的思考。1989年6月,他寫下《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系統闡述瞭做好民族工作的大略方針。
寧德蕉城區霍童鎮東嶺村村民70%是畬族。他們原先居住在深山,生存環境惡劣。村主任鐘慶雙還記得,那時出門買點東西,來回需要兩個多小時;有一次,半夜醒來,發現山洪都沖到床鋪前瞭台中產後月子中心。1993年,得益於“造福工程”,他們搬出大山,不僅居住安全,交通也方便多瞭。
“我們的事業方方面面,千萬不能漠視少數民族事業這一重要方面。這是一個原則,基於這個原則,我們有必要深刻地思考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的幾個問題,我們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要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在這篇後來收入《擺脫貧困》一書的長文中,習近平寫道。
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傢民委一份簡報上批示:“30年來,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寧德赤溪畬族村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曾與習近平共事的原寧德地委副書記鐘雷興,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畬族幹部。“習近平同志職務比我高,但對我非常尊重。當時,他特別強調,要註意發現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的後備力量,少數民族領導幹部在地、縣兩級中要有一定的比例。對少數民族聚居在千人以上的鄉、鎮,至少要配備一個少數民族副職領導。”鐘雷興說。
人窮不能志短,更要振奮精神往前奔,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無論是在閩東,還是在福州,再到省委和省政府任職,習近平始終強調要以滴水穿石的韌勁,苦幹實幹求發展。
在閩工作期間,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習近平傾力推動。
經濟、文化基礎薄弱的民族地區,要擺脫“窮”與“愚”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提升教育水平,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計。
時光回溯到20多年前。從1988年6月調任寧德地委書記起,習近平就和閩東畬族群眾結下瞭深深的情緣,傾力推動包括畬族群眾在內的閩東人民脫貧致富。在《擺脫貧困》一書的《畬族經濟要更開放些》、《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問題的思考》等專門篇章中,習近平對民族地區脫貧致富問題進行瞭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瞭一系列政策舉措。
“村民沒見過這麼大領導,都不敢說話。習書記就鼓勵大傢說,我們來調研就是要聽大傢講真話、講實話,有什麼困難大膽講。”時任村支書黃如椿回憶,一聽這話,大傢紛紛說出心裡話:村路還是沙石路,靠肩挑人扛,一天隻能把兩根毛竹弄下山,如果路修好瞭用車運,一天幾十根沒問題;沒錢架電纜,電壓不穩,買瞭電視也看不上……
1999年6月,習近平帶領有關部門的同志專程到開發區調研。聽完匯報,習近平說,畬族開發區與其他地方的開發區不同,不在大城市近郊,不是交通樞紐,也沒有港口;在這種條件下,開發區要根據民族地區的實際,立足地方資源優勢,發展高優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條件成熟瞭再發展工貿旅遊業。正是循著這一思路,開發區成瞭“雙向開放”和“雙向開發”示范平臺。
1988年11月,時任福安民族實驗小學校長陳春強接待瞭一位特別的訪客,他就是習近平。“地委書記來學校,本以為會有許多領導陪同,哪知他隻帶瞭一個工作人員。當時不通公路,到村裡得走一個小時山路。”陳春強說。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最迫切的就是擺脫貧困。這是基於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作出的戰略判斷。
1990年4月,習近平開始主政省會福州。雖然福州的少數民族人口相對不多,有8萬多人,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3%,但習近平依然保持著對做好民族工作的思考,對少數民族群眾依然牽掛在心。
上世紀80年代,由於歷史、地理原因,寧德大多數畬鄉商品經濟不發達,有的還處於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狀態;畬族群眾大都居住在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生活較為困頓。總體而言,“閩東畬族的貧困面還比較廣”。
原標題: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這一為民惠民之舉,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造福工程”。人們在新居貼上“造出一番新天地,福到農傢感黨恩”的大紅對聯,表達樸素而真摯的感恩之情。
動起來的不僅僅是鐘晉金,許多東山人走出大山,外出打拼。現任村支書繆石坤說,目前,全村988人中有近200人在外從事建築行業,僅此每年就有上千萬元的收入。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
□本報采訪組
謀民族地區脫貧致富之略,必須立足於實際。
到任寧德地委書記後,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習近平敏銳地提出,當時閩東的老百姓連溫飽都成問題,區情、區力根本不具備跨越式發展、大規模開發的條件,應當把以解決吃飯穿衣住房問題為內容的“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並特別強調:“考慮閩東的脫貧問題不能不考慮畬族問題。”下轉第2版
在寧德工作時,習近平就認為,民族問題更集中地反映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文化建設的問題上。加速發展民族地區經濟,是民族工作的主要內容。
這裡的巨峰葡萄,是1986年村民在當地民宗部門的幫助下種起來的。雖然還沒到葡萄成熟的季節,但一串串誘人的果實已經掛滿瞭葡萄架。
少數民族群眾要脫貧致富,必須拔掉這個窮根!
李宗廉調任福鼎後,協調改善福鼎民族中學辦學條件、籌資修建龍頭灣村通村公路……為畬族同胞辦瞭許多實事。現任寧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雷維善,也是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畬族幹部。
1993年6月14日,習近平頂著烈日,翻山越嶺,驅車來到大山深處的羅源縣霍口畬族鄉福湖村,看望畬族群眾。得知全村已通水、通電、通路,當年村民人均收入能達到1400元,習近平滿意地笑瞭。
主政福州期間,他在刊於 《福建民族》1994年第6期的署名文章 《搞好民族地區經濟工作,開創我市民族工作新局面》 中,更提出瞭“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們整個國傢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的實現……它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的科學論斷。
為鼓勵、幫助民族地區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習近平傾註瞭大量心力。
1984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 《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拉開瞭全國性扶貧攻堅工作的序幕。
“民族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是社會發展總問題的一部分……做好民族工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1989年1月,在寧德地區民委第七次委員(擴大)會議上,習近平從戰略高度闡述瞭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寧德是我省和我國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全省三分之二的畬族人口聚居於此。畬族自稱“山哈”,意思是“山裡的客人”。1988年6月習近平擔任寧德地委書記後,就特別關心這些山區居民。他既從一地群眾的生產生活著眼,又從各民族共同發展的國傢大局著眼,他當時說的話、做的事,今天重溫起來仍覺得振聾發聵。
就在到福湖小學的同一天,習近平還沿著田間小路,察看瞭位於羅源城關、正在建設中的福州民族中學新校園。
要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工農業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創造必要條件
根據習近平的調研報告,省委和省政府決定,從1998年開始,把茅草房改造和連傢船民上岸定居,列為“造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實施。
1999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到福安市康厝鄉東山畬村調研。(資料圖片)
那次調研,習近平還到瞭周寧、福安的一些老區基點村和少數民族村。他說,貧困地區基本都位於老區和民族聚居區,對民族聚居區要像對待老區基點村一樣進行扶持,下基層要多跑困難的山區,多往那些交通不便甚至不通公路的山村走走。要帶著感情去調研,從根本上去扶貧。
1989年1月,在寧德地區民委第七次委員(擴大)會議上,習近平就提出要“註意培養民族幹部”;同年12月,在原寧德市(現蕉城區)首屆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他指出:“怎樣培養人才的問題,主要是幹部問題……要有意識地采取一些特殊的辦法來培養少數民族幹部,使少數民族幹部能夠盡快地成長起來,成熟起來。”
羊年春節的畬村沉浸在幸福之中,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村民格外激動:“習總書記誇贊我們村啦!”
福建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省份,少數民族人口近80萬。其中,畬族人口全國最多,目前共有36.55萬人,占全國畬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時任霍口鄉鄉長蘭貴春回憶說:“那天,習書記始終帶著笑容和大傢交流,親切溫和,至今讓我難以忘懷。”他至今還珍藏著當年的筆記本。
在《鞏固民族大團結的基礎》中,習近平進一步提出,要“從戰略的高度,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他闡釋說:“少數民族幹部與本民族有著天然的聯系,善於反映少數民族的意願和要求,是我們在民族地區貫徹執行民族政策的紐帶和橋梁。在民族地區的具體工作中,少數民族幹部有著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是黨的一項重要政策,是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
臨別時,習近平拍著鐘晉金的肩膀說,小夥子,你很年輕,要好好幹,先動起來,奔上小康路。
下轉第二版
謀定後動,行且堅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在習近平的關心幫助下,大林村後來籌措到專項資金,建起瞭兩層樓、四間房的新校舍。
1994年,福建省將“造福工程”列入省委和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寧德的搬遷工程也受惠於此,然而,由於點多面廣、資金有限,力度還有待加大。
過洋村人牢記習近平的教誨,勇敢闖市場,不斷拓展新的致富門路。1990年,過洋村被國傢民委授予“全國少數民族團結先進村”稱號,村裡的青年葡萄種植能手鐘菊春被評為“全國科技星火帶頭人”。1992年,看到培育茶苗效益比葡萄還要高出幾倍,過洋人立即跟進。如今,他們培育的茶苗遠銷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甘棠鎮也成為全國有名的茶苗繁育基地。2014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860萬元。
調任福州市及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後,習近平一如既往重視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時,福建省同步制定瞭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五年規劃。省委、省政府1998年10月下發《關於加快我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專列一節提出“大力培養選拔少數民族幹部,造就一大批跨世紀的少數民族各類人才”。
善弈者謀勢。
不論是開發資源,還是開拓市場,前提是突破交通等瓶頸,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築牢發展之基。習近平說,基礎設施落後已成為閩東經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我們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工農業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創造必要條件。
在深入的調研中,習近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實際——閩東畬族絕大多數居住於邊遠山區,基礎設施十分薄弱,路、水、電不通問題尤為突出,致使這些地方廣闊的山場、肥沃的土地等得不到很好的開發利用。
1997年5月,省政協的一份調研報告擺在分管全省農業、農村工作的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案頭。報告反映,盡管近幾年來全省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瞭顯著成績,但在閩東仍有一些少數民族群眾住在以茅草為頂、泥土為地的茅草房裡。
我們的事業方方面面,千萬不能漠視少數民族事業這一重要方面。這是一個原則。我們有必要深刻思考關於促進少數民族共同繁榮、富裕的問題
1998年9月,在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親自關心下,省政府批文確認原穆陽民族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並更名為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成為我國唯一以民族名稱命名的開發區。
在省市縣各方的支持下,習近平1993年來到學校時,一棟投資252萬元、具有民族風格的四層教學樓已經落成。習近平就完善學校生活配套和課外活動措施、合理確定少數民族師生所占比例、科學設置課程等提出具體要求。他特別強調,要註重在年輕人中傳承畬語、畬歌等優秀文化。早在寧德工作時,他就贊畬族文化為“閩東之光”,提出要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
“那時,村裡最多的是葡萄架和蘑菇房。”時任村支書鐘祥應回憶說,“習近平就頂著烈日,沿著進村的機耕路,邊走邊察看地裡的葡萄。”
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主政寧德的習近平作出瞭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判斷:“90年代,閩東畬族地區開始從解決溫飽問題為重點的擺脫貧困時期,進入以經濟開發和開放為重點的實現小康時期。”
正是在習近平的倡導和推動下,寧德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工作擺上重要的位置。寧德地委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5個縣(市),都要配備1名少數民族的副縣(市)長或常委,在少數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鄉鎮,至少配備1名少數民族的黨政領導。組織部門和福安、霞浦等地還有計劃地選送少數民族幹部到省委黨校、中央民族大學、福建師大等院校學習培訓。
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條件惡劣、無法修路的地方就搬遷。1985年扶貧工作剛起步時,寧德就針對偏遠地方的受災戶實施“救災搬遷”工程,遷出的群眾較快地脫瞭貧。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又對一些發展基礎和條件較差的貧困村、受災村、草房村(戶)實施搬遷。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傾力推動這項工程。到1993年,全區已有76個村1289戶6235人完成搬遷。
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傢民委一份簡報上批示:“30年來,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持下,寧德赤溪畬族村幹部群眾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把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位於坂中鄉仙巖村的這所學校,教學質量不錯,校園不到2畝,卻擠瞭500多名學生,上課、吃飯甚至睡覺都隻能在教室。習近平走進班級,詳細詢問孩子們生活、學習等情況,沒有說太多的話。
“沒想到習書記當場協調有關部門給予東嶺村12萬元的資金支持,幫助解決問題。2000年,村裡就架設瞭新電纜,村道也硬化成瞭水泥路。”黃如椿說,當時,習近平還囑咐,少數民族地區要發展,上面的部門能支持的一定支持,同時畬漢兩族群眾也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座談會結束後,習近平還主動提議與畬村的幹部群眾一起拍照留念。後來,村民特意將照片放大洗印後掛在村部。
15年過去瞭,墻上的照片漸漸泛黃,東嶺村村民的日子卻越過越紅火,兩三層的樓房隨處可見。這些年,村裡因地制宜,發展毛竹、茶葉、水果等種植業,去年全村農業總產值達390萬元。
精氣神足瞭,擺脫貧困的步伐才能更堅定。在習近平的激勵下福安市康厝畬族鄉東山村的變化,就是生動一例。
1999年7月,省委和省政府急群眾之所急,莊嚴承諾:在今明兩年(指1999年—2000年)內基本解決老區和少數民族建制村的“五通”(通路、通飲用水、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工程)建設問題!並且將其列為2000年省委和省政府15件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
這兩年,全省投入“五通”建設的資金達4.6億多元。其中,1999年投入3.48億元,是有史以來“五通”建設資金投入最多、力度最強、規模最大的一年。
到2000年底,全省近3000個老區和少數民族建制村“五通”建設任務基本完成,之後兩年又進行瞭完善提高。省委和省政府的莊嚴承諾鄭重兌現。
畬族地區在外來“輸血”的同時,一定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到任寧德不久,習近平就掛鉤扶貧福安坂中畬族鄉。
福建在全國率先實施的“造福工程”碩果累累,截至目前,全省有6000多個自然村、101萬人整體搬遷。
要讓畬族群眾過上好日子,發展是硬道理!但怎樣才能有台中月子中心價格真正的發展?習近平當時就給出瞭明確回答——“畬族地區在外來‘輸血’的同時,一定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1999年,在《一切為瞭畬族的發展——〈畬族社區研究〉序言》中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這樣寫道。言之切切,情意深深。樸素的話語背後,是習近平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深厚感情。
1988年7月,習近平到任寧德後不到一個月,就來到畬族人口占60%的福安市甘棠鎮過洋村調研。
“脫貧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不要言必稱貧,處處說貧。”1988年9月,習近平在到任寧德3個月後寫下的第一篇調查報告《弱鳥如何先飛——閩東九縣調查隨感》中,給出瞭有力回答。
做好台中高級月子中心推薦民族工作,發展是第一要義,首先要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習書記很關心葡萄的銷路。聽到豬肉一斤兩塊六,葡萄一斤可以賣兩塊八到三塊,加上蘑菇、林地等,平均下來村民一年收入能有七百元,他很高興,連聲稱贊做得好。”鐘祥應說,習近平鼓勵大傢,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不斷解放思想,開拓思路,走林業、種植業等多元發展的道路。
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後,習近平在繁忙的工作中,仍時時關註少數民族群眾。每年,他都深入包括閩東在內的少數民族聚居鄉村調研考察、看望慰問。
習近平為閩東畬族地區的發展,規劃瞭一個科學的路線圖——樹立“市場為主導”的戰略思想,確立一條“市場—技術—資源”的發展戰略,走“雙向開放”和“雙向開發”之路。“雙向開放”即對內、對外同步開放,“雙向開發”即資源、市場同時開發。
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就是在習近平的關心、指導下,走上這條良性發展之路的。
穆陽一帶是福安市畬族人口聚居地。為加快穆陽發展,經寧德地委、行署批準,福安市穆陽民族經濟開發區於1993年3月成立,屬鄉鎮級機構。
1996年8月5日至10日,習近平專程到閩東調研指導奔小康工作。“全省能否實現小康,關鍵看閩東。”他指出,閩東地區民族工作要突出脫貧致富奔小康這個重點,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保證他們與全區、全省同步進入小康。
然而,開發區發展的步子還邁得不夠大。“除瞭一塊牌子、一枚公章、抽調瞭幾名工作人員,沒有一塊自己的地,連辦公場所都是借的,將來如何發展心裡沒底。”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雷瑞華回憶說。
從1985年6月調任廈門,到2002年10月調任浙江,在福建工作的17年半裡,習近平始終心系少數民族群眾的冷暖,牽掛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
習近平當年為福建民族地區發展規劃的美好藍圖,正逐漸成為現實。
1999年6月8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來到村裡調研,和村民座談。
民族地區缺技術、缺人才,要脫貧致富,人才是關鍵。而幹部的培養又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為幹部猶如火車頭,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1999年6月,時任省委副書記習近平來到這個因地質災害頻發而整村搬遷的畬村調研。因為村支書和村主任都不會說普通話,就由33歲的村會計鐘晉金匯報情況。“習書記問瞭我村民和村集體收入情況,我告訴他,村集體收入主要靠一片村集體的茶山,一年能收承包金9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鐘晉金回憶說。
他語重心長地說,民族工作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台中月子中心,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保證,意義十分重要。
在調任福州市委書記、擔任省委和省政府領導後,習近平依然深深牽掛著少數民族群眾。為幫助他們和全省人民一道致富奔小康,習近平親力親為,制定幫扶政策,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增強“造血”能力;走村入戶,關心百姓疾苦,為他們擺脫貧困想方設法。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
車頭真正帶動瞭火車。一大批少數民族幹部在閩東擺脫貧困、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福鼎市政協原主席李宗廉是畬族人,1978年從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原福鼎縣工業局、縣委組織部工作,1983年調任柘榮縣委常委、組織部長。1988年10月,他被調回福鼎任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組織談話時,我很意外。柘榮是山區縣,人口才幾萬,按常規流程要調整到沿海的大縣福鼎比較難。這體現瞭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信任。”李宗廉說。
貼心的話語,是溫暖,更是激勵。多年來,霍口畬鄉群眾大力發展食用菌、毛竹等特色農業產業和畬鄉旅遊,收入節節高。目前,僅種植食用菌,一年就可凈賺3000多萬元。
少數民族聚居的縣市需要少數民族幹部,少數民族聚居的鄉村更需要脫貧致富的領頭雁。他們善於反映少數民族的意願和要求,為少數民族群眾謀福利。
習近平還囑咐鄉、村幹部,要因地制宜搞好扶貧開發,著力發揮本鄉優勢,做好山的文章;要引進有經濟效益的企業,在林竹深加工上下功夫,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收入;要發揮黨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教育問題是絕對不允許“等一等”的,必須真正把教育擺在先行官的位置
習近平聽得很專註,然後對大傢說,雖然整村搬遷瞭,生活改善瞭,但這還達不到小康水平。他當場在一張白紙上寫下十六個字:自力更生,發展經濟,奮發有為,再創輝煌。
“我和畬族是有緣分的……在閩東,我耳聞目睹瞭畬族人民的艱苦奮鬥和畬族地區的繁榮進步……今天,我雖然離開瞭閩東,但時常還會回憶起畬鄉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著畬族人民。”
由於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長期以來,畬族群眾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據《福州市畬族志》記載,新中國成立時,福州畬族鄉村絕大多數沒有小學,更沒有幼兒園和中學。羅源全縣畬族人口中,累計讀小學者不過70人,隻有1名初中畢業生,2名初中肄業生。
寧德的情況,與此類似。
主政寧德時,習近平就認為,在閩東老少邊島貧的現實態勢下,建設為開放所亟需的、為經濟發展所亟需的軟環境,“必定要把人才作為軟環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從中小學開始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因此,“教育問題是絕對不允許‘等一等’的”,必須“真正把教育擺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實現教育、科技、經濟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踏著新春的節拍,本報采訪組走進寧德、福州等地,與少數民族幹部群眾一起回憶習近平同志在閩工作期間情系少數民族群眾,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下他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堅定信心、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闊步前行的生動實踐。
擺脫貧困,千頭萬緒,當從何入手?
在不久後的一篇文章中,習近平寫道:“我走瞭不少鄉村,看到不少簡陋的校舍,心裡沉甸甸的。在同農村幹部、農民專業戶的交談中我更加感到科技興農、人才興業的重要和緊迫。”
越窮的地方越難辦教育,但越窮的地方越需要辦教育。辦好少數民族教育,是習近平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1989年初夏的一天,太陽剛爬出山坳,福安坂中畬族鄉大林村黨支部書記鐘通弟正在秧田裡勞動,遠遠看見三個陌生人向村裡走來。
那時,大林沒有通路,一尺寬的山間小路崎嶇陡峭,從鄉裡來,腳力好的也要走一個多小時。
三人走近後,一人指著中間一位滿頭大汗的年輕人說:“這是地委習書記,來村裡瞭解情況。”
“我滿身泥、滿手汗,可習書記一點不嫌棄,主動伸出手和我握手。”鐘通弟回憶說。放下秧苗,他就帶三人往村裡走,邊走邊介紹村裡情況。
村口,有間隻有兩個小窗洞的老土坯房。那就是大林小學。鐘通弟說,全校4個年級47個學生,都擠在這唯一的教室裡,就一個老師,每節課一個年級隻能分到10分鐘。學生要讀五年級,就得去隔壁仙巖村。
聽著鐘通弟的介紹,看著孩子們破舊的衣衫,習近平神情凝重。大林小學和這裡的孩子,成瞭他的牽掛。
不久之後,習近平專門委托掛鉤幫扶大林村的寧德軍分區政委趙法文去看看孩子們。趙法文一行肩挑手扛,大包小包,送去各種學習用品。每個孩子領到一個書包、一個鉛筆盒、十支鉛筆,他們還收到瞭從未見過的漂亮衣服,女生是連衣裙,男生是短衫短褲套裝。
針對這個實際,習近平認為,要引導和幫助少數民族群眾擺脫封閉、單一的自然經濟狀態,跨出自己的小天地,根據本地的特點,開發資源和開拓市場並舉。
1991年6月,在福州市委和市政府羅源現場辦公會上,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說,由於欠債太多,畬族地區的教育還很落後,應當依靠各方面的力量,一起下決心,花大力,盡快全面提高山區農民的文化素質。
1993年6月14日,習近平到羅源霍口畬族鄉調研時,特地去瞭福湖小學。看到還不富裕的福湖村花瞭20多萬元建起兩層教學樓,得知學校正在申報縣民族中心小學,他大為肯定。
辦好教育,硬件建設很重要,軟件也得同步跟上。習近平說,要創造條件,吸引優秀教師到民族地區任教。他還特別叮囑老師,要讓孩子們學會說畬語。
從閩東福鼎市的磻溪鎮出發,沿山間公路盤旋23公裡,有一個青山環抱的畬族村——赤溪。這裡被稱作“全國扶貧第一村”,窮村巨變的故事,遠近聞名。
首任校長遊文良回憶說,由於當時縣政府財力有限,這所1992年創辦的學校起步艱難,校舍是借的,連課桌椅都是當時已年過五旬的他帶著老師,借板車拉回來的。
習近平高度重視,多次召集有關部門商討解決辦法,並深入閩東的福鼎、霞浦等地調研,形成專題調研報告,建議進一步把閩東民族居住區的脫貧致富奔小康工作作為重點,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
寧德市民族中學是全省成立最早的民族中學,也是我國畬族學生人數最多的民族中學。1998年,學校四十周年校慶之際,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欣然題詞:“發展民族教育,培育民族人才。”
在習近平擔任省長期間,福建對少數民族教育的扶持已形成制度。2002年起,省級財政每年安排400萬元民族教育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民族學校設施設備配備,改善辦學條件。2012年起,該專項資金增加到每年600萬元。省直單位和經濟發達縣(市、區)掛鉤幫扶民族鄉中,教育一直是掛鉤幫扶的重點,十幾年來幫扶資金投入達4000多萬元。
2002年,省政府專門出臺《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實施意見》,通過加強統籌、重點扶持、加大投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民族教育優先發展。
滴水穿石,星火燎原。
在習近平同志的親自推動和傾力幫助下,少數民族脫貧事業在我省紮實推進,包括閩東在內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成果豐碩,一個又一個像赤溪這樣的“窮村巨變”故事,在八閩大地上演,千千萬萬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向小康。2014年,全省民族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少數民族人均純收入雙雙突破萬元大關。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在扶貧開發已進入新的攻堅期的今天,總書記的殷殷期待,更讓八閩幹部群眾不敢懈怠,更要頑強拼搏,久久為功。
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全省上下正攜手向貧困宣戰,向全面建成小康、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昂首進發。
- Jan 16 Tue 2018 13:42
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 台中西區有月子中心嗎?地址是?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